剧情简介
勒克莱齐奥提到,公(gong)元前5世纪有两个哲学家、思想家,他(ta)们生活(huo)在同(tong)样时代的不同地方,一(yi)个(ge)是希腊的(de)柏拉(la)图(tu),一个是(shi)中国的(de)墨子。柏拉图(tu)的(de)洞穴理论(lun)阐(chan)述了他所(suo)认(ren)为的现实,即:人就像生(sheng)活在洞(dong)穴里,背(bei)对着现实,他们看(kan)到的,是现实投在(zai)洞穴墙壁上的图(tu)像影子。如果按照(zhao)柏拉(la)图(tu)这个理论,我们所描写的所谓(wei)真实,实际上并不(bu)是(shi)真实本身,而是投在山洞(dong)里的影子。“而(er)对于墨(mo)子,我印象深刻(ke)的一个传说提到,墨子有(you)一天走(zou)在路上,突然天降(jiang)大雨,他便躲进一个塔里避雨。关上(shang)门后,墨子(zi)突然发现,通过门上(shang)的一个小洞,外面的景色被(bei)投射进了塔的墙面(mian)。实际上,墨子的发现,就是在慢慢理解(jie)人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,人(ren)眼的工作原理就是(shi)光通过瞳孔进(jin)入到眼(yan)球(qiu)中。相机(ji)的英文(wen)camera实际上(shang)指(zhi)的是箱子,我们叫它暗箱原理,就是通过一(yi)个小孔在暗箱中成像(xiang)。虽然(ran)这可(ke)能只是(shi)一个传说,但如果按照这(zhe)个(ge)思路来(lai)讲,柏拉图(tu)更加强(qiang)调的(de)是概念理想主(zhu)义(yi),而墨子所代表的更多偏(pian)向于现实主(zhu)义。我理(li)解中(zhong)的作家应该更接近于墨(mo)子(zi),因为我要(yao)做的并不是去寻(xun)找一个(ge)理(li)想的(de)像,而是将现(xian)实通过一个小孔(kong)投射(she)到我的作品中去。”